“数”说酒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

2024年02月22日 来源:酒泉普法在线 作者:

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、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,是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

目前,全市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、社会各部门参与,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载体,由法律服务机构组成,“覆盖城乡、便捷高效、均等普惠”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。

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

全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,乡镇(街道)、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4个,村(居)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17个,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覆盖率实现100%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受理、解答群众来访、来电1.6万多人次,同比增长9.2%。

全市现有法律援助中心8个,依托检察院、看守所、监狱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91个。2023年,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798件,受援6101人次,挽回经济损失7006.88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34.68%、21.78%、52.9%。深入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以来,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实现100%,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。

全面推行“公证一次性告知”、“公证事项跨省通办”、“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”等减证便民举措,最大限度利企便民。2023年,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9087件,同比增长19.39%,办理涉外公证事项816件,同比增长77.39%。

全面落实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举措,大力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品牌化建设,司法鉴定机构实现规模发展,司法鉴定业务持续做精做优。2023年,全市共办理各类司法鉴定案件3168件,同比增长6.13%。甘肃科证司法鉴定所连续两年诚信等级评估取得A级。

支持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持续提升仲裁服务“一带一路”的能力和水平。2023年,酒泉仲裁委员会(敦煌国际仲裁院)累计受理仲裁案件236件,同比扩大10余倍,涉案标的额5145万元,同比增长65.22%。

全面构建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“三调联动”工作机制和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、融合发展的大调解工作格局。2023年,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832件,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686件,调处成功率达98.7%。

法律服务力量不断壮大

全市现有律师事务所39家,律师415人,同比增长5.4%和12.16%,每万人拥有律师数量达到3.96人。现有公证机构8家,公证员24人,公证员数量同比增长14.19%,每十万人拥有公证员数量达2.29人。现有司法鉴定机构6家,司法鉴定人70人,司法鉴定人数量逐年稳步增长。现有商事仲裁机构1家,聘请国内外仲裁员338人,同比增长45.69%。现有各类调解组织722个,各类人民调解员6923人。

“服务中心工作”更加有力

部署开展“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”专项行动,深化民营企业“法治体检”,持续做好助力园区企业发展相关措施。2023年,全市共组建律师服务团队29个,走访各类民营企业210家,开展法治体检229场(次),排查法律风险329项,审查并修订完善合同3241份,化解矛盾纠纷219件。组织全市33家律师事务所与85家工商联所属商会取得联系,通过“问诊”了解法律服务需求,提供“对症”药方。深入推进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,形成公职律师、法律顾问互补的良好态势。全市现有公职律师86人,分布在全市52家党政机关,其中:市级党政机关17家,县(市、区)党政机关35家,市级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党政机关公职律师覆盖率达到28.33%,县(市、区)党政机关公职律师覆盖率达到7.87%。全市39家律师事务所142名律师担任市、县、乡三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,法律顾问为受聘单位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489件,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、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、论证261件;参与合作项目洽谈、对外招标、政府采购等事务,起草、修改、审核重要的法律文书或者合同、协议306件;参与信访接待、矛盾调处、涉法涉诉案件化解、突发事件处置、政府信息公开、国家赔偿等工作333件;参与行政处罚审核、行政裁决、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等197件。

 

来源:酒泉市司法局 酒泉普法在线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。本文文字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。

 

相关推荐